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章 冲向终点

战地时间1941年6月24日20:12

德国驻罗马尼亚军事代表团驻地的紧急电话响了。

叮铃铃……叮铃铃……

“什么?你说桥被袭击了?定损结果是什么?至少120天?”

叮铃铃……叮铃铃……

“什么?你说桥被袭击了?定损结果是什么?至少120天?”

两名德军参谋,先后接到了内容完全相同,但却是不同防空阵地,打来的紧急电话。

两人四目相对,坏了。

5分钟后,布加勒斯特周边,所有正在值班的德国空军战斗机,全部收到了紧急起飞的命令。

(一些解释:

关于混凝土钢桁架桥的抢修速度。

作者的参考,来自英雄的铁道兵部队,在1948年8月,抢修长度约为1公里的陶赖昭松花江大桥的时间——84个昼夜。

当然执行此任务的,实际上是铁道兵部队前身,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

作为对比,切尔纳沃德的桥长度约为2公里,费泰什蒂的桥长度约为1.5公里。

当然由于当量和攻击次数的问题,德国人要修的桥实际长度没这么长。)

……………………

在德军大批BF-109,脱离地面的时候。

“空中剧院”已经飞临第三个打击目标上空,位于斯洛博齐亚的泵站,这是输油管道关键的动力装置。

不过由于装置设立在罗马尼亚的城市附近,所以这里的防空,完全由罗马尼亚人的高炮部队负责。

而根本没有实际进入战争状态的罗马尼亚人,不仅没有因为30多公里外的德国人,刚刚遭遇空袭而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还因为时间已经接近日落,根本没有和德国人一样,在防空阵地上保持值班。

于是当“夜翼”首先凭借灵巧的机动能力,扑向罗共情报表明的防空阵地,准备压制应该有所准备的敌人,以掩护“天鹰”完成对于泵站的攻击时。

超低空飞行的苏联飞行员,不仅连一个人影都没看到,甚至还在一些指向天空的高射炮口中,看到了一些阻塞物。

这是罗共地下成员,做出的贡献。

很快泵站方向的“天鹰”得手了,巨大的爆炸声惊醒了一整个城市的困倦。

虽然由于康斯坦察遭袭,这处泵站最近的工作流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