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97】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他进国子监的初衷, 就是想走赤忠馆啊, 因为赤忠馆肄业后做官的机会多, 升迁快。

不像乡试科考, 先要轮九天的燥热考房经历, 幸运考上了举人, 还要参加次年二月份的会试, 会试初选贡士,贡士还要进一步考皇上控制科举的最后一关——殿试。

只有这一关通过后,才能成为天子门生。

天子门生固然好, 然后官场离他们依旧很遥远。

常科登第后,进士们还要经吏部考试,这一关称为选试, 唯有合格者, 方能授予官职。

别小看吏部的考试,这可关乎着进士们前途的第一大步, 选试发挥好的, 自然有好的官位等着他们。

至于吏部考试落选, 呵呵, 那就要被打入“冷宫”了。

朝廷一般会将这些人分配到贫瘠地带当小官或是去边疆使者底下充任幕僚, 若想回京城, 那这辈子就有的熬了。

选试是卡进士们进官场最后的一关,这一关其实并不简单,谢行俭记得上辈子好些古代名人都停滞在这一步, 遥想那些博闻强识的前辈都“死”在这上面, 谢行俭越发的觉得选试就是魔鬼。

先不说选试到底是不是魔鬼,就单说乡试九天煎熬一路考到京城,中间有多少艰辛,要流多少泪咽多少苦。

不过,这些对他而言都是小儿科,他既然打算科举兴家,就没想过轻轻松松就考上,只不过他考科举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当高官,庇佑家人,兴门楣。

如今摆在眼前的国子监赤忠馆是做官捷径,那他当然首择赤忠馆。

因为从乡试一路考下去,考到进士,这也仅仅是踏入官场的第一步罢了。

考入一甲的称为进士及第,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状元、榜眼、探花,一甲前三是可以直接进翰林院的,状元郎最为优秀,朝廷会授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一职,剩下的两位则授予正七品的编修。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字之隔,两者却相差万里。

不过二甲和三甲还有一次机会入选翰林,在传胪大典授予进士之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叫朝考。

这次朝考主要为了选拔庶吉士,庶吉士要跟一甲三人一同入常馆进一步深造,这一步叫选馆。

到这一步,他们这些书生才算正式的踏入官场。

读书人之间盛传一句话,叫‘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但在翰林院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