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30】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刑部尚书见都察院和大理寺都不帮忙, 便上书至敬元帝跟前。

敬元帝召来木庄和徐尧律, 一经询问, 木庄就将谢行俭所说的刑法有歧义一事跟敬元帝汇报了。

《大敬律》是自敬元帝登基后, 命六部重新修订的, 眼下木庄说《大敬律》有歧义, 敬元帝立刻问歧义出在何处。

木庄直言律法不妥之处就在挂田之上。

刑部尚书哆哆嗦嗦的打开刑律书, 当即说这么安排就是为了让秀才、举人们能通过挂其他人的田赚点银子,并非是故意写错。

木庄包装了一下谢行俭的话,请求敬元帝更改歧义, 不然占田案日后还会发生。

敬元帝沉吟片刻,旋即召来各部大臣探讨一番后,这才命刑部尚书贴告示修改刑律, 要求秀才以及举人等挂田不可挂外姓之人田地, 挂田数目照旧,只一点, 一旦日后本家外的人将田挂在秀才或举人名头下的, 一概不算数。

原来, 这场占田案受害的老百姓都不是秀才举人们的本家人, 全是外姓。

敬元帝此条刑律颁布后, 读书人的利益没有损害, 但在读书人挂田上加了一道隐形枷锁。

只许本家人挂,读书人日后再想占田就不太好意思了,最重要的是, 家族上有宗祠压着, 即便读书人真的要占本家人的田地,自有族规处置,用不着上升到衙门这来,衙门也能清闲下。

占田案最终被敬元帝丢给刑部处理,待谢行俭听到解决结果时,时间已经到了十月初了。

入了秋,北边的寒流越过远洲府直达京城,谢行俭身上的秋衣越来越厚。

这一天,大理寺休沐刚好轮到谢行俭,他便约了魏氏兄弟来他家整理新一期考集,这段时间来,三人对出考级已经称得上得心应手。

除了前期收集资料有点繁琐,后期出题压根费不了什么功夫。

谢行俭离开了吏部考功司后,没机会再去接触科举卷,但这对谢行俭出考集来说,并不会造成什么不便利。

主要是考功司里相关科考卷谢行俭都已经看过了,且每次回家他都将考卷默写了一份,谢行俭的书房里有一排书架,上面全是他抄录的科考卷子。

三人想查阅资料,只需看书架上的卷子就行。

考集照旧会让韩夫子把关,谢行俭提出分一成分红给韩夫子,不过被韩夫子推辞掉了。

韩夫子不收银子没事,他每回从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