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四十四章十二生肖旗

守城战术一步步推演,最终推演到了兵力调动和支援问题。

乡勇们攻守正酣。

李孟羲在思考一个问题。

城墙很长对吧,如果城墙某一点要被攻破了,得立刻支援对吧,而且最好的是从城中派兵登城支援,而不是调起的城墙的兵支援。

若是为了支援,把其他城墙上的兵调走了,岂不顾此失彼。

由此,又引来了另一个问题。

万一打的火热的时候,敌军甲士突然登城了,我方附近的守城士兵一着急呼啦一下全部围上去了,霍,完蛋了。

人一下就走了,敌方未准备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我方就已经自离其山了。

城墙上出现兵力空白的地方,太危险了。

而若是组织度不高经验也不丰富的军队,真的很有可能敌军在某一点刚一登城,士兵们就紧张的要死全围上去了。

守城是个很精细的活。

为了避免一堆人蜂蛹一点,可以细分防守区域,把每一段城墙,甚至把每一个城垛分给特定的一伍一什或者每一伯人来守卫。

区域划分好,每个小队只用管理自己的那个城垛就行,守住了有功,守不住砍头。

而城墙别的地方失守与否,不用管,专心盯着自己防守的区域就行了。

至于是否需要去支援,则由城墙上能总观全局的指挥官来决定。

守城这么守的话,仗再打,城上也不会太乱,井然有序的,不会被敌军所趁。

李孟羲又自悟到了关键的一个易疏忽的点。

要把城墙一段一段的分给一支支队伍去防守,因为城墙结构具有高度相似性,所以可以大致确定好兵力配置的比例,每一队的人中叉杆手,刀盾兵,弓手,弩手,戈兵,枪兵,还有需要多少低级军官,可以摸索出一个比较万能的比例出来。

而兵种比例一时半会儿弄不清,纸上谈兵,跟实战差的远呢。

只有在实战中得到的数据才是最合适的。

这个问题李孟羲自己发现了,然后自己想了一通,自己又找到了答案。

守城应该井井有条,混乱无序容易崩溃。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城那么长,纵然城中可向城头增兵救援,可城中到城上,爬楼梯也需要时间,必然不会太及时。

还有,怎么能知道哪里需要支援,靠看吗?

守城的时候,城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