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二十章新兵所见

造碗和造弩是一个问题,能不能造东西,是另一个问题。

碗很简单,但黄巾就不可能做出碗来。

其一,黄巾没有有意收集匠人的意识,就不能发觉木匠的生产潜力。

其二,大多黄巾将领,未有主动生产的目光和积极性。

其三,黄巾后勤薄弱,没有余力或想法去拉一车好木头随军前进。

其四,黄巾管理粗疏,连人有多少都查不齐,哪里又能知道多少人缺碗呢;就算知道有人缺碗,黄巾将领,又有谁能主动想着给每个人找一只碗呢;就算有一个黄巾将领,才智出众,想给麾下士卒每人都配一只碗,那如何给木匠分配任务,如何保证木匠们的生产效率,这也需要管理能力的。

所以,只是一只碗的区别,但黄巾要具备生产碗的能力,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同理,如今义军除去战力不提,士卒们的甲胄兵器看起来跟黄巾可能差不多,但其实是两支截然不同的军队。

同样,如果有一支军队,能随时随军生产一大批碗筷,那就说明其有一支熟练的木匠队伍,有一支人数不少的木匠队伍,就能说明这支军队后勤力量不错。

能随军生产大批碗筷,就能随军生产木盾,生产枪杆,攻城器械也不在话下。

吓人吧。

刘备义军产生着深远而深刻的变化,这一些的推动者是李孟羲,而李孟羲最初,只是想稍微调动下民夫们生产能力而已,而想挖掘民夫生产能力的初衷,是李孟羲觉得每天那么多人吃闲饭不干活,感觉太亏了点……

总之,现在义军生产力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是李孟羲也未能料到的事。

再说此时前锋营,前锋营伍长统计完新兵缺的东西,“草席两张,碗筷,水袋,没别的了吧?”伍长问。

“没别的了!”新兵忙点头。

伍长就要转身走时,眼睛的余光扫到了新兵的鞋上,新兵脚上踩着一双麻鞋,麻鞋已经磨破了,脚趾头都漏出来了,而且鞋底看样子也磨穿了。

“要鞋不?”伍长问了一句。

新兵愣了下,然后低头看了一眼脚下的鞋,“不……不要,俺有鞋!”

新兵胆小,不敢要东西。

伍长点点头,没说什么,“咱们这儿有草鞋,我给你领一双去。”

说完,伍长就走了。

伍长从前锋营,和其他伍长一起,被二将军带着朝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