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6章大型社死现场

99年,国家的很多创新政策还未施行,尚在摸索阶段。

于是,就涌现出一大批的示范性经济、试点地区。

其实就是改革的试验田,以小见大,摸索前行。

其中最常见,也最成功的,就是“开发区”。

只是,有点太常见了

不夸张地说,恨不得十八线小县城都得有个开发区,意图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来招商引资。

于是,最没有吸引力的,也是开发区。

真正的大企业,可不会因为一个小县城的一点利好,就跑到你这儿来纳税。

相比起这样不切实际的东西,资金更看中“农业试点”、“工业试点”,这种有实质效能的名头。

其实就是吃软饭!

“吃软饭”看似不是一个好词儿,可是放在商业行为上,却不是贬义。

吃政策的软饭,吃国家的软饭,紧跟国家的发展方向走,错不了,也更有“钱景”。

像是尚北这种新鲜出炉的国家级农业试点县,才是最当红的辣子鸡。摸准政策脉络,就能看到这个县的发展轨迹,并从中找到商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尚北正在试图大力发展农林养殖业,菌类的大规模种植,以及山野菜的商业化运作。

国家也在扶持,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经派了好几个批次的专家组。或驻点扶持,或到此考察。

那么,你要是等市场进来再往尙北跑,那黄花菜都凉了。很多菌类种植和山野菜加工的食品商,早就开始布局了。

当然,这还不算跟政策的,只能算是根据政策预判商机,也都是民间的小规模商业行为,自然不需要徐文良这个大书记过分关注。

能让徐小倩为老爸感觉憋屈的,那是真正的大佬。

事情说起来,还和去年那个陈副部长有关。

做为排除众议,坚决把尚北立起来的主要发声人,陈副部对尚北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在组织了几波专家组的同时,也在其它方面为尙北寻找着创新点。

试点县,本身就是摸索、创新,为改革铺路。

而陈副部做的最大的一个创新,就是了解了东北旧有体制和现有问题之后,他想为尚北领导层引入一些商业思维。

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而最大的阻力又是来自北方的社会问题,那就尽量弱化政府的存在。

政策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